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香港大学博士王冬青应邀分享“叩头政治”见解

日期:2013-02-18

作者:文许温洁 图王雨

审核人:

浏览次数:


    本网讯 “叩头不仅是一种肢体动作,更是一个民族的姿态。”12月19日下午,香港大学王冬青博士在七教412会议室为威尼斯人最新官网师生带来了以“Stand Up Straight: De Quincey's Imperial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Koutou”为主题的讲座,分享了他对“叩头政治”的深刻理解。讲座由威尼斯人最新官网欧阳护华教授主持。


讲座现场

王冬青谈“叩头”政治
    讲座伊始,王冬青博士将自己从事研究“叩头政治”的原因娓娓道来,正是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和叩头礼的演变引起了他的兴趣。他指出,“叩头”,看似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,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内涵,它不仅体现出了一种社会地位,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姿态。“叩头”体现的是一种卑躬屈膝,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,中国应该站直,昂首挺胸,以挺拔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    在阐述自己观点时,王冬青结合了晚清英国使节拜访中国的例子:乾隆皇帝要求英国使节对其行“叩头礼”,而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认为这有损大英尊严而拒绝跪拜。两国因”叩头“之礼引起了文明冲突,而这也可能是引发中英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。同时,王冬青还谈到《鲁滨逊漂流记》中,“星期五”因感激鲁滨逊救了自己一命而行卑贱的“叩头”礼,最终成为他的仆人。王冬青认为,按西方的价值观,“叩头”体现的是一种奴性与野蛮无知。


王冬青博士讲话

王冬青论礼仪与文明的联系
    “叩头”礼作为古代中国一种礼仪形式,它与中国文明紧密关联。王冬青参照英国著名散文家和批评家Thomas De Quincey对于“叩头”的评论,论述了礼仪与文明的关系。他介绍道,Thomas De Quincey关于“叩头”的评论包括如下三点:由“叩头 ”礼引起的中英文明冲突;“叩头”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和隐喻的深层主题;“叩头”作为一种社交礼仪的标志物,代表的是野蛮人,奴隶和仆人。
    王冬青谈到,“叩头”礼体现的是一种未开化的野蛮的东方形象,体现的是一种强迫奴隶的殖民身份,体现的是一种资产阶级形象。他更指出,自古以来以“叩头”为盛行礼仪的中国人其实是野蛮的,奴隶的、残暴的、未开化的。

时代在进步,文明在发展
    时代在不断进步,晚清的中国也逐步步入文明开化的进程。随着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,自由平等观念盛行,中国政府也逐步废除了“叩头”礼。王冬青表示,中国“叩头”礼的逐步废除体现了中国文明的进步,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,也逐步改变了世界的秩序。
    最后,王冬青与众进行交流并提出,儒家提倡等级秩序,而“叩头”礼的废除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排斥儒学,相反地,儒学在当今时代中仍然具有积极作用,因此应该理性对待。











  • 广外官微

  • 学院官微

版权所有 © 2024 威尼斯人最新官网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